我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价值收获真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9-01浏览次数:736

        新学期开学了,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带着美好的记忆与沉甸甸的收获陆续回到校园。今年全校共确立校级重点团队30支,院级小分队300多支,全校有近2万名学生投入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深入实践求真知,科学发展促和谐”为主题,以“以学为主、学以致用、完善自我、服务社会”为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学校服务地方“五个一”行动计划,采用点面结合、重点团队示范带动等形式,内容涉及科学发展观宣讲、新中国伟大成就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服务、志愿服务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科技创新实践等多个方面。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围绕学校服务地方“五个一”行动计划,同学们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讲座、报告会、板报、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政策宣讲、义务诊疗、环境保护、城镇规划、支教扫盲、禁毒宣传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艺术学院“庆建国60周年送文化下乡实践小分队”在海门四个乡镇开展巡回演出,共演出十多场,为群众们送去了精致而丰富的精神大餐。文学院藏中爱心助教团、教育科学院“情系村小”继续在南通西藏民族中学、雁滨小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这已经分别是他们长期结对服务的第十二和第八个年头。
        开展“村官体验”和农技推广、基层调研,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结合学校“前村官”计划提供的400多个岗位,医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组织志愿者定点联系苏北薄弱村、贫困村,模拟村官角色,体验村官日常工作,以帮助农民增收为核心,开展了宣传支农惠农政策、推广高效农业项目等活动;商学院“农产品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暑期社会实践团”将大学生科研成果在农村基层推广应用,服务农产品高效调配与交易;法政与管理学院“‘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调研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实施“千岗对接”,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今年推出的“千岗对接”计划是一个重头戏。学校以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揭牌为契机,在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启动了南通大学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岗位“千岗对接”计划。以大富豪公司为代表的近百家企业为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近千个实习岗位,选拔志愿者上岗见习实践,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推广科技成果,服务中小企业技术革新。学校还以推动科技成果在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应用为目标,组织志愿者配合中小企事业单位消化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开展了“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增强了基层单位的创新氛围。电气工程学院在南通地区造船企业、纺织服装学院在江阴云蝠针织有限公司、海安华艺服装厂开展了专业知识应用服务实践活动。
        开展专项实践活动,服务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建筑工程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学院还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小分队赴四川绵竹开展了重建规划、防震抗震调研、板房社区卫生调研、捐建“爱心图书室”、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的援建地震灾区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成效,为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贡献了力量。
        据统计,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足苏北、面向全国,辐射四川、贵州、陕西、福建等二十多个省份,覆盖232个县、1754个村,服务群众20万人,文艺演出109场,发放各种宣传材料5万份,捐赠各类图书3万余册。社会实践活动凸显了服务地方功能,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今年已经是法政与管理学院“调研中国”团队负责人许永远同学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年,他说,社会实践是一项把服务社会、体现大学生社会价值与收获真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活动,每年都带给他新收获。